投资时,投资人最关心的是投资回酬。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只是关心投资回酬的潜能是不够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到投资可能遇到的风险问题。
所有的投资都可能有风险,因为投资项目的未来没有人可以完全确定。风险简单的说,就是投资的实际回酬和预期回酬有差距,或本金价值下滑或甚至血本无归。但是有时候风险反而带来获取回酬的良机。
投资前掌握承受风险程度
知道不可能有"无风险"的投资这回事,因此,投资之前必须先知道自己可以承受风险的程度到那里,划下一条底线。
投资工具有很多如股票、单位信托、期货、房地产等。投资可能面对的各种风险包括通货膨胀风险、利率风险、市场风险、投机风险、法规风险、商业风险、再投资风险、国际风险、现金流动风险。
通货膨胀风险对于固定回酬和固定价格的投资所造成的冲击会更大。通货膨胀会把银行储蓄获取的利息抵销,或甚至投资回酬不足于抵销在购买力方面的损失。
利率风险在于利率的起落都会带来影响。例如,利率上升,投资者担心,公司面对利率压力因而借贷成本增加,导致其产品和服务价格也提高,另一方面,同样在利率压力下的消费人的消费意愿降低少购买。
公司的生意减少造成盈利减少,公司的股票价格会下滑。在投资市场,投资者的心理因素和态度改变,对投资市场的起落波动扮演重要角色,形成市场风险。
投资海外须了解汇率风险
一些投资领域的吸引力,是因为在相关法令条规下有某些利好因素。法律条规的推行或取消都可能形成法规风险。在商业风险方面,一枝独秀的领域占具独有的优势但也可能面对独有的商业风险。
国际风险包括国家风险和汇率风险。马来西亚投资者进行国际投资,必须确认及了解汇率风险。由于汇率的波动,投资海外股市获取的回酬转换为令吉时,可能一部份甚至全数被抵销。
国家风险也指政治风险。不论是直接和间接投资海外市场,必须考虑到有关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及社会稳定因素。
在评估某项投资时,必须问:会有怎样的风险?风险程度有多高?潜在回酬是否值得冒这样的风险?谨记,没有人可以决定怎样的风险对你来说是太高。
这必须是由你以你本身能承受的程度来决定。
2007年4月2日星期一
2007年3月29日星期四
理财智慧
一般上,人类的很多经济行为都受到个人偏好、隋众等非理性因素的影响。通过对那些影响人们经济行为的理财陷阱的剖析,我们可学会避免理财的错误。下面就是几种最常见的经济行为陷阱。
1.特价销售,售完即止
某珠宝品牌大作广告"久久倾心,名钻传情,精美钻石,套装特价RM1,988.00,数量有限售完为止"。面对流光溢彩的颗颗碎钻,心该动了吧。
耳边是促销小姐的细声柔语:开卖至今,买者络绎,有的人出手即买十几套或送人或自用,因为实在太值了,同类款式质地的,正常价是RM5,000-RM6,000,这批货是专为打品牌促销攻势而定做,"心动不如行动!"。于是乎,那东西在你的眼里,会变得更加诱人:多值呀!此时不买过时不候呢!随后不假思索以信用卡付账。
而实际上,越是置身灯光柔美的商店和促销小姐的攻心战中,就越要给自己留出独立思考的空间-我真喜欢吗?我最急需吗?然后你应该转身先去吃饭,或喝杯清醒的冰水,让瞬间急速膨胀的购物欲望,得到及时的冷却,如果就这么几分钟,你已忘掉了刚才要买的东西,那么你该庆幸了!
2.贪多嚼不烂
如果有RM20.00一份的套餐和RM30.00的任吃自助餐,你认为哪个划算?当然,那取决于你饥饿的程度。但总有许多人盲目地选择可以任意吃的自助餐,却不考虑自己的真正需要。他们把饱餐一顿与美食混为一谈。
当商品是按包或按堆卖时,你能总获得应得的价值吗?答案常常否定的,甚至当这些商品的成本的确高于它的出售价格时。如果你根本用不着其中的一些东西,这当然不是好交易。
建议:要把一揽子交易分开来做,保证你买的都是你所想要的,甚至更进一步,要确保你没有买下你不需要的东西。
3.分期付款买电器
分期付款的蓬勃兴起,给市民安排居家生活营造了一方新天地。"明天的钱今天花"的广告诱惑固然令人心弛神往,但若缺乏足够的偿债能力和良好的信用程度作保证,恐怕就会出差错了。
据说有的消费者见邻家新购大荧幕彩色电视机,生怕被人瞧不起,也想搬回相同型号的大荧幕彩色电视机已求得心理平衡。
怎奈家中经济条件不甚宽裕,暂无能力,于是就去银行办理了分期付款买电器,通过分期付款的方式添置了一台大荧幕彩色电视机。
问题是这位居民在隋后的几年时间里,每月的工资收入被贷款及利息扣得所剩无几,一家人日常开销捉襟见肘,反而闹得家庭不和。可见分期付款买电器绝非凭借一时心血来潮便能随意执行的。
4.过分担心损失
如果有人给你一张免费的足球票,而那天晚上一场暴风雨使得开车前去体育馆很危险,这时你去还是不去?
假如换一种情形,同样的足球票,同样的暴风雨,但票是自己花RM100.00买的,这时你去还是不去?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泰勒的研究,如果票是自己所买,那么人们很可能愿意冒风险去看比赛。他特别指出,在这里是每个人都有的心理定势起了作用即"成本陷入倾向"-认为既然为之花了钱,那么就最好不要浪费,而不管结果是什么,人们通常把损失看得比收益重要两倍。
同样道理,评估家庭投资理财只能依据未来的损失或收益,不在于你过去花了多少钱是否值得,而是你现在的对策该如何。
1.特价销售,售完即止
某珠宝品牌大作广告"久久倾心,名钻传情,精美钻石,套装特价RM1,988.00,数量有限售完为止"。面对流光溢彩的颗颗碎钻,心该动了吧。
耳边是促销小姐的细声柔语:开卖至今,买者络绎,有的人出手即买十几套或送人或自用,因为实在太值了,同类款式质地的,正常价是RM5,000-RM6,000,这批货是专为打品牌促销攻势而定做,"心动不如行动!"。于是乎,那东西在你的眼里,会变得更加诱人:多值呀!此时不买过时不候呢!随后不假思索以信用卡付账。
而实际上,越是置身灯光柔美的商店和促销小姐的攻心战中,就越要给自己留出独立思考的空间-我真喜欢吗?我最急需吗?然后你应该转身先去吃饭,或喝杯清醒的冰水,让瞬间急速膨胀的购物欲望,得到及时的冷却,如果就这么几分钟,你已忘掉了刚才要买的东西,那么你该庆幸了!
2.贪多嚼不烂
如果有RM20.00一份的套餐和RM30.00的任吃自助餐,你认为哪个划算?当然,那取决于你饥饿的程度。但总有许多人盲目地选择可以任意吃的自助餐,却不考虑自己的真正需要。他们把饱餐一顿与美食混为一谈。
当商品是按包或按堆卖时,你能总获得应得的价值吗?答案常常否定的,甚至当这些商品的成本的确高于它的出售价格时。如果你根本用不着其中的一些东西,这当然不是好交易。
建议:要把一揽子交易分开来做,保证你买的都是你所想要的,甚至更进一步,要确保你没有买下你不需要的东西。
3.分期付款买电器
分期付款的蓬勃兴起,给市民安排居家生活营造了一方新天地。"明天的钱今天花"的广告诱惑固然令人心弛神往,但若缺乏足够的偿债能力和良好的信用程度作保证,恐怕就会出差错了。
据说有的消费者见邻家新购大荧幕彩色电视机,生怕被人瞧不起,也想搬回相同型号的大荧幕彩色电视机已求得心理平衡。
怎奈家中经济条件不甚宽裕,暂无能力,于是就去银行办理了分期付款买电器,通过分期付款的方式添置了一台大荧幕彩色电视机。
问题是这位居民在隋后的几年时间里,每月的工资收入被贷款及利息扣得所剩无几,一家人日常开销捉襟见肘,反而闹得家庭不和。可见分期付款买电器绝非凭借一时心血来潮便能随意执行的。
4.过分担心损失
如果有人给你一张免费的足球票,而那天晚上一场暴风雨使得开车前去体育馆很危险,这时你去还是不去?
假如换一种情形,同样的足球票,同样的暴风雨,但票是自己花RM100.00买的,这时你去还是不去?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泰勒的研究,如果票是自己所买,那么人们很可能愿意冒风险去看比赛。他特别指出,在这里是每个人都有的心理定势起了作用即"成本陷入倾向"-认为既然为之花了钱,那么就最好不要浪费,而不管结果是什么,人们通常把损失看得比收益重要两倍。
同样道理,评估家庭投资理财只能依据未来的损失或收益,不在于你过去花了多少钱是否值得,而是你现在的对策该如何。
订阅:
评论 (At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