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标签为“1155”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1155”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2012年2月23日星期四

馬銀行半年賺25.8億



在貸款強勁成長的帶動下,馬來亞銀行(MAYBANK,1155,主板金融組)去年10月至12月的次季淨利揚升15.23%至12億9千667萬9千令吉,前期為11億2千524萬8千令吉。

同期營業額報升31.25%至68億1千零16萬5千令吉,前期為51億8千863萬9千令吉。

該集團6個月淨利上漲19.96%至25億8千306萬9千令吉,前期為21億5千336萬2千令吉。營業額則升高26.44%至128億8千451萬1千令吉,前期共101億9千零56萬3千令吉。

派息36仙

馬銀行董事部建議派發每股36仙的股息,優於上年同期的28仙。

馬銀行發出文告表示,首6月的淨利息收入和伊斯蘭銀行收入增加了7億1千550萬令吉或16.6%,這主要由集團貸款和預支(包括伊斯蘭銀行)按年增長23.7%之故。

首6月非利息收入增加3億8千500萬令吉或19.4%,主要是金英銀行貢獻了2億4千960萬令吉的收費收入,該集團是在去年5月完成收購金英集團。

集團6個月的日常營運開銷增加8億57萬令吉或25.7%,人事成本增加4億2千590萬令吉,佔集團日常成本的52.9%。

資產素質續獲改善

集團資產素質繼續獲得改善,淨減值貸款率從去年6月的2.25%進一步降低至1.87%。

在馬銀行集團旗下業務中,大馬企業銀行業務的6個月稅前盈利增長35.7%至5億9千580萬令吉,主要由於貸款成長25%,令淨利息收入增加39.3%,而收費及傭金收入增長27.5%。

馬銀行集團的投資銀行盈利下跌920萬令吉至5千240萬令吉,因金英集團出現3千530萬令吉的證券和衍生產品重估後的未實現虧損之下,蒙受1千470萬令吉營運虧損。

國際銀行稅前盈利增19%

國際銀行業務方面,稅前盈利增長了19.4%至9億7千720萬令吉,主要因貸款強勁成長34%,以及收費收入勁升10.5%。

至於保險、伊斯蘭保險和資產管理的稅前盈利增加2億9千450萬令吉至3億8千570萬令吉,該銀行採用國行自去年7月生效的新估值指南,從而取得一次過的9千830萬令吉淨盈餘調整。

全年業務可合理成長

儘管全球經濟面對嚴峻挑戰,但是馬銀行集團預期在截至2012年12月31日止的財政年,其業務可取得合理的成長。馬銀行集團營運的3大市場,包括大馬、新加坡和印尼,共為集團貢獻95.3%的收入和94.3%盈利,這3個國家今年的經濟成長率預料分別為3.5至4.0%、3.0%和6.3%,成長幅度比2011年來得緩和。

馬新印尼可貢獻95%收入

馬銀行指出,由於目前的負面全球經濟局勢持續,2012年全球經濟預料成長3.0%,低於2011年的3.3%成長率。歐元區面對嚴重的債務危機,預料將陷入衰退期,美國經濟料以較慢步代成長,以及中國今年的經濟成長也將放緩。

大馬主要靠經濟轉型計劃(ETP)所推動的國內投資,這將是大馬成長的主要動力來源,而隔夜政策利率(OPR)預料全年保持在3.0%,將可協助扶持成長。

馬銀行指出,印尼的國內需求強勁,加上銀行貸款滲透率偏低,將展現東盟國家中最強勁的經濟成長,新加坡的成長率則將低於2011年的5.1%。

由於面對較大的下跌風險,該集團將透過穩健的風險管理,專注於管理資產素質和流動性。

放眼成區域銀行

在2012年,馬銀行的發展主題將繼續是區域化,尤其是打造一個完全區域性的組織和和包含所有功能的監管架構,建立實體基建設如科技工藝(例如分行及現金管理系統)和傳遞價值(例如批發銀行、信用卡、全球市場和付款等)。

專注提昇顧客服務素質

今年該集團也將專注於進一步提昇顧客服務素質,推展正確的風險文化,以及提昇更大效率,以便改善成本架構。

國家銀行最近宣佈落實巴塞爾I I I資本條約,以符合全球標準,國行預料會在今年4月份公佈資本計算方式,馬銀行將可在2013年1月符合國家的要求。

儘管全球經濟挑戰嚴峻,馬銀行預期在截至2012年12月31日止的現財政年保持滿意的財務表現,該集團預期目正在營運的主要東盟市場將可取得成長。

馬銀行設定下一個財政年的兩個關鍵績效指標(KPIs),即股東回酬率為15.6%(2011年為16.2%),以及貸款和債券成長15.2%(2011年為16.3%)


Date
Stock

Quarter

Year End
Current Year Quarter Current Year To Date
Status
Revenue
(RM'000)
P/L
(RM'000)
EPS
(sen)
Dividend
(sen)
Revenue
(RM'000)
P/L
(RM'000)
EPS
(sen)
Dividend
(sen)
NAB
(RM)
23 Feb 2012 MAYBANK Others 31 Dec 2011 6,810,165 1,296,679 17.22 36.00 12,884,511 2,583,069 34.42 36.00 4.3780 Audited
22 Aug 2011 MAYBANK 4th 30 Jun 2011 5,720,999 1,154,316 15.54 32.00 21,039,643 4,450,278 61.41 60.00 4.2071 Audited
12 May 2011 MAYBANK 3rd 30 Jun 2011 5,128,082 1,142,600 15.60 - 15,318,644 3,295,962 45.86 28.00 4.0801 Unaudited
21 Feb 2011 MAYBANK 2nd 30 Jun 2011 5,188,639 1,125,248 15.72 28.00 10,190,563 2,153,362 30.25 28.00 3.9505 Unaudited
12 Nov 2010 MAYBANK 1st 30 Jun 2011 5,001,923 1,028,114 14.53 - 5,001,923 1,028,114 14.53 - 4.0007 Unaudited
20 Aug 2010 MAYBANK 4th 30 Jun 2010 4,737,314 912,474 12.89 44.00 18,560,232 3,818,167 53.94 55.00 3.9386 Audited
13 May 2010 MAYBANK 3rd 30 Jun 2010 4,586,454 1,030,388 14.56 - 13,822,918 2,905,693 41.05 11.00 3.8039 Unaudited

2011年5月24日星期二

馬銀行和興業‧併購價或達219億

馬來亞銀行(MAYBANK, 1155, 主板金融組)據傳將與外資和本地銀行爭奪興業資本(RHBCAP, 1066, 主板金融組)的25%股權,本地對手傳有大馬投資(AMMB, 1015, 主板金融組)及安聯金融(AFG, 2488, 主板金融組)等,不過聯昌研究認為,馬銀行與興業合併機會最大,主要是兩者擁有類似大股東,但料馬銀行需要付出高達219億令吉併購代價。

掌控權將成為重大課題

馬銀行與興業的大股東分別是國民投資(PNB)及公積金局(EPF),都是政府的投資基金,共享相同的價值及方向,以為股東創造更大的價值。

聯昌指出,一旦興業與大馬投資合併,掌控權將成為重大的課題,因為公積金局需要與大馬投資的大股東澳紐銀行(ANZ)爭奪控制權。

若興業與安聯金融合併,公積金局則將成為最大單一股東,不過基於這“結果”,相信安聯大股東淡馬錫(Temasek)不會尋求與興業合併,因為不想失去對安聯的控制權,也不想持股權被吞噬。

雖然馬銀行與興業“聯婚”的幾率最大,不過聯昌對馬銀行的購興感到驚訝,因其管理層曾表示放眼海外收購,而不是在本地尋求併購。

早前盛傳聯昌集團(CIMB, 1023, 主板金融組)也對興業的25%股權虎視眈眈,不過首席執行員拿督斯里納西爾上週已作出否認。

聯昌研究認為,在衡量興業的估值方面,並不能沿用以往併購案的1.8倍平均股價賬面值比,或豐隆銀行(HLBANK, 5819, 主板金融組)及國貿資本(EONCAP, 5266, 主板金融組)併購案的1.4倍,因興業正以2010財政年每股賬面值的兩倍進行交易,而較合理的估值則是2.2倍股價賬面值比。

若併購興業
馬銀行盈利稀釋2至3%

因此,若馬銀行併購興業,須付出219億令吉併購代價(以每股6令吉65仙發售附加股籌措199億令吉,另透過內部融資20億令吉計),將導致馬銀行2012及2013財政年每股盈利稀釋2%至3%。

“不過,上述收購價相等於每股10令吉20仙,比興業目前的股價高出逾10%。”

聯昌形容馬銀行並購興業將帶來“短期疼痛”,但卻“長期受惠”。雖然將導致即時盈利稀釋,不過就算是加上合併成本,衝擊也僅低於5%,惟長期可捎來增值效益。

併購帶動購興
銀行業加碼

聯昌則以1.6倍平均股價賬面值比衡量安聯的估值,這相等於54億3千萬令吉收購代價,相等於每股3令吉51仙,較目前股價高出逾14.3%揚升空間。

若購安聯
興業盈利沖稀2%

“然而,若興業收購安聯,以每股6令吉94仙發售附加股籌措36億7千萬令吉、發售10億令吉次級債券,加上透過內部融資取得7億6千640萬令吉計,興業2012及2013財政年每股盈利將遭沖稀2%。”

聯昌強調,若興業這批股權的買主是本地另一家銀行,須向興業展開全面獻購計劃,因為根據條例,一家銀行機構不能持有兩家銀行的股權。

由於阿布扎比商業銀行(ADCB)旗下阿布扎比國家銀行(NBAD)獲得大馬經營執照,根據上述條例,阿布扎比商業銀行也必須脫售興業資本的25%股權。

根據瞭解,這批股權收購建議已邁入最後審核階段,預計會在本月底完成。

銀行業今年盈利亮眼

聯昌對國內銀行持續性的併購消息表示樂觀,近期內可帶動市場對銀行股的購興。此外,也預見銀行業今年的盈利前景亮眼,主要由10%至11%貸款成長帶動,加上投資銀行業務強勁及呆賬率下滑;維持銀行業“加碼”評級。

興業資本與馬銀行合併

這將促使馬銀行的總資產揚升36.2%至4千870億令吉,與聯昌集團的差距從883億令吉,擴大至2千176億令吉。

有助增強馬銀行的投資銀行營運、從興業的“Easy”網絡中受惠,且隨興業對印尼Mestika銀行的收購案即將完成,若馬銀行收購興業,雙方在印尼的銀行也將合併,進一步滲透龐大的印尼市場。

不過,一旦收購興業,馬銀行的分行將從385家,提昇至570家。由於出現分行重疊現象,因此不排除將關閉一些分行,以節省成本開銷。

由於馬銀行才在2008年收購備受爭議的印尼國際銀行(BII),加上早前以逾42億令吉收購新加坡金英控股(KIM ENG),因此另一大型收購計劃將令該公司更加“繁忙”。

興業資本與大馬投資合併

兩者的併購將打造國內第三大銀行集團,總資產額寫下2千340億令吉,超越大眾銀行(PBBANK, 1295, 主板金融組)的2千260億令吉。

由於雙方的規模及大股東的持股比重相似,因此這會是等級相符的收購案,相互帶來協和作用。

興業及大馬投資的海外盈利貢獻有限,一旦併購,將可滲透成長快速的印尼市場,而且大馬投資大股東澳紐銀行在多國擁有豐富的營運經驗,可在這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同時,這可協助改善興業的資產素質,其中大馬投資的3.4%呆賬率比興業的4.4%來得低,而且在合併後,兩者的浮動利率貸款也更平均,寫下59.5%,進而降低利率風險。

興業資本與安聯金融合併

總資產額將達到1千660億令吉,比不久前完成併購的豐隆及國貿高出248億令吉。

安聯在個人銀行業務方面擁有龐大的涉足率,可為興業提供更穩定的貸款及存款收益。

2011年5月10日星期二

馬銀行調高基貸利率0.3%

馬銀行(MAYBANK,1155,主板金融股)宣佈,正式調高存款利率及基本貸款利率(BLR)各30個基點,基本貸款利率將從原本的6.30%上修至6.60%。同時,馬銀行回教銀行也同步上調基本融資利率(BFR)30個基點至6.60%,即時生效。

馬銀行首席執行員拿督斯里阿都瓦希在出席一項回教佈施活動後向記者透露,將通過同步調整存款利率及借貸利率方式,將國行升息的衝擊降至中和程度。

阿都瓦希指出,今年首季銀行領域整體取得13.2%的雙位數借貸成長記錄,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成長高出2倍。

升息後,他認為家庭借貸需求將放緩。但隨著經濟轉型計劃(ETP)項目相繼開跑,企業借貸需求將受到活躍的企業活動而保持成長。

「我們會平衡家庭借貸與企業借貸的貢獻比例。」

阿都瓦希透露,馬銀行貸款業務規模達1600億令吉,消費零售佔半數,企業及中小型(SME)則均占另外一半。

「宏觀經濟角度來說,經濟週期內的借貸增長通常是GDP成長率的1.5至2倍。」

借貸成長料達12%

以大馬5至6%的GDP預期水平作準,阿都瓦希估計,銀行領域全年借貸增長可達8至10%。

「按照我們內部關鍵績效指標(KPI),馬銀行今年借貸增長可以取得更高的12%水平。」

展望回教借貸業務前景,馬回教銀行首席執行員穆扎法希山瞄準,盈利可收15%雙位數年增長。

他認為,企業融資需求回揚、加上分行遍佈區域各地的優勢,潛在的跨境貿易活動可助回教借貸成長一臂之力。「早期推出的國際貨幣業務單位(ICBU),將為我們本財政年業績帶來貢獻。」

談到新加坡金英證券公司(Kim Eng)收購進展,阿都瓦希表示,經已取得所有必要的批準文件。

馬銀行目前持有金英證券50.2%股權。阿都瓦希進一步透露,馬銀行會以同樣每股3.10新元,向其它股東提出全面收購獻議。

詢及馬銀行會否跟隨本地銀行合併趨勢,阿都瓦希表示該銀行傾向內部成長方式,如在大馬、新加坡、菲律賓與柬埔寨等東南亞市場陸續設立新分行。

2011年4月8日星期五

全购金英售BII股权 马银行盈利展望看涨

全面收购新加坡金英控股(Kim Eng Holdings)计划料能顺利完成,加上脱售印尼国际银行(BII)部分股权预计带来超过6亿令吉的回酬,分析员因而继续看好马银行(Maybank,1155,主板金融股)的展望。

考量了三菱日联金融集团(MUFG)的新进展后,肯南嘉投资研究分析员认为,马银行有机会成功收购MUFG手中的29.9%金英控股股权,进而达到全面收购的目的。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与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联营的公司意外面对债券交易亏损,MUFG料从中亏损5亿7700万美元(约17亿4831万令吉);该联营公司可能会发新股给MUFG 旗下的三菱UFJ证券行控股,而为了筹资,后者料考虑脱售金英控股股权给马银行。

股息回酬5%

分析员说:“这有助于马银行去除收购金英控股的最大障碍。如果成功购买MUFG的持股权,马银行(目前持股51%)有机会以81%持股权来全面收购金英控股。”

“我们相信收购金英控股计划,有潜能带来强稳且来自东协地区的收费收入。中期内,这些收入会以非利息收入为主。”

因此,分析员认为完成收购金英控股后,马银行仍有能力维持70%至75%的派息率,以及提供5%净股息回酬。

他也估计,透过脱售印尼国际银行的17.5%股权,马银行可能取得6亿1000万令吉回酬。

同时,由于拨备金料低于预测,分析员也深信马银行的盈利会继续趋涨,因而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是9.70令吉。

2011年4月6日星期三

增購金英控股 馬銀行前景好



由於新加坡金英控股的股權可能再出現變卦,使得馬銀行(MAYBANK,1155,主板金融股)有機會增購金英控股的股權,甚至全面收購,進而使得分析員看好馬銀行的前景。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金英控股的大股東之一--三菱日聯證券(Mitshubishi UFJ)由於在債券市場面對巨額虧損,可能被迫賣掉在29.9%股權套現,而已持有金英控股51%股權的馬銀行,是最有可能的買主。

三菱日聯是和摩根史丹利(Moegan Stanley)合組一間聯營公司,以從事債券交易。據報導,該聯營公司面對高達9億6100萬美元(約29億令吉)的虧損,其中三菱日聯須承擔的虧損達 5億7700萬美元(17億4254萬令吉),因此,三菱日聯必須籌錢向該聯營公司注資。

針對這項報導,肯南嘉投資銀行分析員預計,這將使得馬銀行有機會全面擁有金英控股。目前,馬銀行擁有51%的金英控股股權,若再買進三菱日聯持有的29.9%股權的話,馬銀行的股權將提升至81%。

分析員表示,若這個情形出現的話,馬銀行可能會在2011年4月份向金英控股提出強制性全面收購,並預計可在2011年5月尾完成全盤收購。

同時,分析員相信,馬銀行在全面擁有金英控股後,將可加強該行在東盟的業務。從中期看來,馬銀行這次的收購,將可以提升一些非利息的收入,這項收入預計可對銀行的總收入帶來30%的貢獻。

分析員預計,在計劃出售印尼國際銀行(BII)17.5%股權而取得約6億令吉盈利,將有助進一步鞏固馬銀行的核心資本比例,而該行在現財政年的股息重投資(DRP)計劃下,預計亦可套現近21億令吉,這將使該行的核心的資本比率達到9.2%的強穩水平。

假設收購金英控股的行動可在今年6月尾完成,分析員相信。馬銀行在收購行動後可保持拿出淨利的70%至75%來派息,按此推算週息率可達5%。因此,分析員給予馬銀行「買進」的評級,目標價格為9.08令吉。

2011年4月1日星期五

马银行中期股息


马银行(Maybank,1155,主板金融股)宣布28仙的中期股息,其中24仙将纳入再投资计划中,股价定在7.70令吉,或是相等于除权后交易量加权平均价格(VWAP)的9.6%折价。

除权日和付息日,分别定在4月12日和5月12日。

盘点分析

股东将会在这次的股息再投资计划中受惠,若以昨天的闭市价格为准,再投资计划定价7.70令吉,就相等于折扣14%。

尽管这会冲淡每股盈利以及股票投资回酬,不过,这将可确保更强稳的资本实力以及回馈股东的伸缩性。如此一来,派息率甚至高于原本所设下的40%至60%。

此外,马银行也有潜能派出更高的股息。

金英的收购案,将会加速马银行的区域策略。

我们维持“买入”建议,并且把目标价格定在10.20令吉。

2010年5月14日星期五

Maybank第三季淨利突破10億

馬銀行(MAYBANK,1155,主板金融股)2010財政年第三季(截至2010年3月31 日)淨利按年飆升104.73%,從去年同期的5億零328萬1000令吉,上漲至10億3038萬8000令吉,這是該集團近3年來的單季淨利首次突破 10億大關。

馬銀行在文告中指出,該集團交出亮眼的成績單,主要是因為令吉兌美元走強,帶動衍生產品重估的未實現收益大幅走高,同時較高的佣金收費、外匯兌換盈利、印尼業務貢獻提高也是推動盈利成長的正面因素。

非利息收入增長80%

隨著令吉兌美元走高,帶動衍生產品重估的未實現收益、佣金收費和外匯盈利分別成長6億5400萬令吉、5億6560萬令吉和2億3420萬令吉,使到該集團的首九個月的非利息收入按年增長80.8%,至35億3890萬令吉。

另外,該公司2010財政年首九個月淨利按年激增60.53%,從去年同期的18億1001萬4000令吉,按年增長至29億零569萬3000令吉。

此外,馬銀行第三季營業額則從去年同期的42億6512萬1000令吉,按年上揚7.53%,至45億8645萬4000令吉。

其首九個月營業額則從去年同期的127億2746萬9000令吉,按年上升8.61%,至138億2291萬8000令吉。

與此同時,馬銀行通過文告表示,預計該集團2010財政年(截至6月30日)業績將顯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