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标签为“白糖”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白糖”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2011年5月10日星期二

白糖上調價20仙

政府上調白糖價20仙,再度拉開津貼合理化的序幕,經濟學家基於白糖僅為基本商品一環,預計市場衝擊微不足道,即使可能導致通貨膨脹惡化,惟相信影響只是一次性,不至於拉響通膨警報,但擔心影響比較大的汽油漲價問題。

基於油價依然處於高位,經濟學家相信,政府調高油價勢在必行,預見最早或在下個月上修RON95汽油價最高達10仙至每公升2令吉水平。

在政府的持續津貼下,RON95汽油在國際油價沖破100美元大關後,還是企在1令吉90仙水平,但隨市場波動的RON97汽車價已經漲至2令吉90仙。

下月或調高10仙

隨政府合理化津貼列車開動,RON97汽油價也隨市價上修,經濟學家白文春不排除政府下個月向RON95汽油“開刀”,並調高達10仙。

他認為,油價首4個月走高20%,馬幣僅起4%,顯然馬幣走強仍無法抵銷油價漲勢,政府上調汽油價已是再所難免趨勢。

馬銀行研究指出,政府在去年下半年減少白糖與燃料津貼,隨原油價自2月走高至每桶100美元以上,估算目前RON95油價仍較市價低80仙。

政府曾表示,隨原油價節節上升,若政府不調整燃料津貼,今年燃料津貼將達140億令吉,比較之前預算為100億令吉。

首相署表現管理及傳遞單位的津貼合理化計劃建議,RON95汽油與柴油價每6個月,每公升調升10仙,同時在2014年前,按年上調液化石油氣(LPG)價格20%。

MIDF研究經濟學家安東尼達斯也相信,RON95遲早將趕上“漲價”列車,但基於馬幣兌美元有望充作短暫“護墊”,他認為政府可能短期內傾向保持RON95汽油價,惟長期言,或於下半年上調RON95汽油價,漲幅介於5至10仙。

大馬評估機構(RAM)高級經濟學家方竅玲則認為,政府可能在日後削減RON95汽油津貼,但相信削減幅度不會太大,以與往年一樣,將市場的風險降至最低。

逐步除津貼
政府減赤目標可期

另外,政府放眼今年減少赤字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至5.4%,經濟學家相信,只要政府逐步合理化津貼,相信該目標可期。

白文春直言,只要政府逐步落實津貼合理化,相信能夠達到該赤字目標。

“其實,在油價上漲的同時,政府稅收也隨之增加,落實津貼合理化也只為確保大馬不再依賴津貼。”

他強調,市場更關注的是,政府是否把錢用在對的地方,如加強交通設備。

方竅玲坦言,政府要達到上述赤字目標,削減津貼其實只是其中一欄,更重要的是其他領域的營運與執行成本,津貼合理化勢在必得,以糾正扭曲的消費結構。

隨國家銀行升息號角響起,分析員預計國行提前在9月前,上修利率50基點至危機前水平3.50%。

國家銀行上週鑒於通膨上探風險,提高基準利率25點至3%,同時預見全球原產品與燃料價在今年保持上揚,而內需有望壓制下半年價格上升的壓力。

在國行似鷹貨幣政策下,馬銀行研究預見,國行提前在9月11日,讓利率重返危機前水平,較之前預測為2012年1月。

該行預計,國行分別在2011年7月與9月,分別上修利率25基點,促使今年利率漲幅達75基點。

反觀安東尼達斯預見,國行今年上調利率25基點至3.25%,但不排除通膨風險下,國行在今年內正常化至3.5%水平。

白糖漲9.5%
通膨率增加0.03%

政府進一步削減白糖津貼每公斤20仙或9.5%至每公斤2令吉30仙,自5月10日生效。此次糖價上修,料讓政府按年節省高達1億1千600萬令吉津貼開銷,促使白糖津貼自4億令吉降低到2億8千340萬令吉。

這是糖價在去年三度調升並達65仙漲幅後,今年首次上調。政府分別於去年7月16日與12月4日,提高糖價25與20仙至每公斤1令吉90仙與2令吉10仙。

根據首相署表現管理及傳遞單位(PEMANDU)的津貼合理化計劃,糖價原定在2012年前,每6個月調高20仙。在政府仍津貼白糖下,大馬白糖零售價依然較鄰國低。泰國為每公斤2令吉31仙;新加坡為3令吉61仙;印尼為3令吉80仙;菲律賓為4令吉50仙。

白文春預計,政府提高糖價對市場影響不大,主要是白糖僅佔小部份,所引發的連鎖效應難免讓通膨惡化,但相信只是一次過效應,市場仍可接受。

“這符合政府合理化津貼目標,助於減少白糖走私活動,降低無必要開支,同時鼓勵民眾減少食用糖。”

安東尼達斯也認同,糖價走高不會對經濟造成太大影響,也不至於增添通膨疑慮,因白糖只是消費一個基本成份,但他依然上調全年通膨率預測,自3.1%提高至3.5%。

“由於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僅受限於特定成份,相信實際通膨可能更高。”

或引發連鎖漲價潮

根據馬銀行研究,白糖佔消費者價格指數產品與服務籃子約0.3%,糖價走高9.5%料僅使全年通膨率預測3%增加0.03%。

領域早以白糖市價交易,並已調整產品價,惟問題是酒店的飲食分店、餐廳與小販中心等,可能出現變相漲價風險,進而透過消費者價格指數的“酒店與餐廳”元素,影響消費者價格指數。

該成份佔消費者價格指數3.1%。

方竅玲預測全年的消費者價格指數介於3至3.3%。

僑豐研究相信,糖價調漲對消費者可支配收入的衝擊微不足道,主要是根據政府估算,即使糖價走高10仙,消費者可能依不同商人與領域,僅需支付額外5仙,而消費者或也選擇減少食用白糖。


提早執行高糖價
13大飲料公司影響微

糖價走高20仙至每公斤2令吉30仙,僑豐研究認為對較大型飲料公司影響不大,主要是這些公司早已根據白糖市價交易,但較小型飲食公司或需承擔額外白糖成本下首當其衝。

僑豐研究表示,糖價起,料不會影響國內13家大型飲料公司,包括花莎尼控股(F&N, 3689, 主板消費品組)、雀巢(NESTLE, 4707, 主板消費品組)與合成實業(CIHLDG, 2828, 主板消費品組),主要是相關公司已根據市價約2令吉60仙購買白糖。

“然而這對較小型公司或造成負面影響,歸咎於儘管這些公司的糖價仍較大公司低,未來卻必須承擔較高的白糖成本。”

即使擁有強勁品牌,較大型公司也可能在面對較高糖價方面面臨困境,歸咎於轉嫁成本予消費者的滯緩效應。因此,僑豐相信,較小規模的公司可能在面對高糖價時,面臨更大窘境。

事實上,大小型業者的白糖成本差距收窄,將減少較大型公司面臨的競爭,而較大型公司提早執行高糖價,也讓他們在白糖這一波漲潮中具優勢。

僑豐相信,食品業者將減少白糖成份,同時轉嫁部份漲幅給消費者,以力保消售。

僑豐對飲食領域維持“中和”評級,予零售業“加碼”評級,盈利預測不變。


2010年12月7日星期二

白糖燃油起價

政府上週調高白糖和燃油價格,經濟學家指出,國人的可支配收入受影響程度將取決于商家轉嫁成本的幅度,並預期消費者短期內將對此出現自然反射的反應。

配合合理化補貼的政策,政府上週五宣佈,削減白糖、RON95汽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氣的補貼,其中每公斤白糖起價20仙至2.10令吉(西馬),每公升RON95汽油起5仙至1.90令吉。

MIDF證券研究指出,糖及燃油起價后,對家庭開銷和商業活動的影響,很大部分取決于轉嫁效應。

“零售物品與服務的轉嫁模式有兩種,即完全轉移漲幅,及稍微起價或沒有起價,但質量明顯下滑,導致消費者得間接支出更多。”

該行認為,這些成本轉嫁結果,將是侵蝕人們可支配收入的風險之一。

僑豐投資研究則認為,政府宣佈第二波的補貼合理化,將導致消費者開銷出現短期自然反射反應。

“但隨著經濟狀況漸改善,消費者漸適應更高的價格,料對整體零售銷售影響不大。”

認同逐步調整補貼

MIDF證券研究也預期,轉嫁效應將帶來更高的遞送和(或)交通成本,但這方面的影響仍胥視執法單位的應對能力。

此外,多名經濟分析師異口同聲,強調合理補貼的必要和重要性,且認同當局逐步調整補貼的做法。

聯昌投資銀行區域經濟分析主管李興裕指出,原產品價格持續走高,調整補貼品價格是“免不了”的。

MIDF證券研究兩名經濟分析師艾美麗亞和安東尼也認為,政府今年的補貼金額估計高達183億令吉,重整燃油補貼是合理化補貼決策的關鍵。

“儘管這是痛苦的,我們相信這是有效管理有限資源的必要措施。”

起價外溢效應通脹料趨高

政府採取漸進措施,每6個月削減補貼1次,興業證券研究經濟分析師白文春相信,這將推高燃油和食品價格,明年的通貨膨脹率料趨高。

他指出,第二波補貼合理化宣佈雖比預期來得早,但仍與政府計劃一致;今年首波補貼削減,原定在6月進行,爾后才展延至7月。

“發達國家的貨幣寬鬆政策導致原產品國際價格趨高,也將可能推高我國的食品價格,繼而導致更高通脹率。”

但他補充,需求下滑也可能減少部分通脹幅度。

李興裕指出,儘管白糖和燃油的漲幅處于可管理水平,但不能忽視其間接外溢效應。

他估計,有關漲幅將使通脹率上揚0.2%。

在今年7月的首波調漲,消費價格指數(CPI)在7至8月份,揚升1.9%至2.1%。

另外,MIDF證券研究認為,起價導致的轉嫁影響,或沒有想像般嚴重。

“在今年經濟更佳,明年經濟將穩健成長的利好支撐下,通脹、內需和商業活動將維持在可管理的水平。”

2009年6月3日星期三

取消麵粉、白糖及麵包3種必需品的補貼,明年料漲15%至48%

政府宣佈從明年1月1日起,取消麵粉、白糖及麵包3種必需品的補貼后,券商預測這3種必需品零售價將分別暴漲至少48%(麵粉)、42%(白糖)及15%(麵包)。

政府目前每年提供13億令吉補貼給麵粉、白糖及麵包,使這3種必需品可以更低價格出售,消費人可以享受比生產成本更低的零售價。

目前,市面上出售的麵粉,每公斤為1.35令吉、粗白糖每公斤1.45令吉、幼白糖每公斤1.55令吉、每400克裝白麵包價格則為2.10令吉。

僑豐投資研究報告指出,上述3種必需品的生產成本分別是每公斤麵粉2令吉、每公斤白糖2.05令吉及400克裝白麵包2.42令吉

這意味著一旦政府取消補貼,3種必需品的價格必須上升至成本以上。

報告說,至今為止,沒有任何跡象顯示政府將會于今年之后繼續給予麵粉、白糖及麵包補貼。

政府的折衷方案就是撤銷價格管制令,及允許廠家提高售價,所以這3種必需品價格很大可能會于明年起調高。

不刺激通脹率

馬銀行投資銀行指出,政府今年提供給麵粉、白糖及麵包的補貼高達13億令吉。

經濟學家胡逸山博士向《中國報》指出,他認為政府取消麵粉、白糖及麵包補貼每年所省下的13億令吉,對大馬整體經濟所產生的效應並不大。

他說,政府在經濟振興配套下已耗費龐大,因此政府必須在其他方面“能省則省”。

豐隆研究經濟學家鐘豔屏向《中國報》說,取消補貼不會對通貨膨脹造成太大影響,因為上述3種必需品所佔的比重不大。

白米食油汽油或跟進

胡逸山博士預測,隨著政府明年可能取消麵粉、白糖及麵包補貼,下一個取消補貼的“目標”可能是白米、食用油及汽油。

政府把15%碎米的白米列為統制品,每10公斤包裝統制零售價介于16令吉50仙至17令吉50仙之間(視不同州屬而定);食用油頂價每公斤2令吉50仙。

目前每公升RON97汽油價格為1.80令吉、RON92為1.70令吉。政府已宣佈在9月1日起,減少對汽油的補貼,RON97汽油將調升20仙至2.00令吉,而RON92汽油將被RON95汽油代替,每公升價格1.75令吉,比RON92貴5仙。

胡博士認為,除了麵粉、白糖及麵包,白米及食用油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如果政府要節省補貼,白米及食用油較大可能取消補貼。”

他說,政府已逐漸減少燃油補貼,或最終將取消補貼。

開放自由化市場

經濟學家贊成政府取消麵粉、白糖及麵包的補貼,好讓市場力量、供應及需求量來決定零售價格,促進開放與自由市場。

胡逸山博士告訴《中國報》,他一直以來都不贊成以補貼方式壓低消費品價格。

他說,補貼的后遺症是,無法真正反映成本及市價,也扭曲了市場運作和造成供需失衡。

他認為,政府取消補貼后,不能再限制必需品的進口及生產,防止壟斷現象,同時也要嚴格規範商家或消費者“囤積”。

鐘豔屏說,取消補貼促使經濟邁向開放自由市場,消費品價格以市場供需為導向。

她相信,政府給予補貼及干預必需品的價格,最終目標也是要確保供需平衡。

“政府可將補貼所省下的13億令吉,轉投資高經濟效應業務。”

財金術語
價格統制機制

政府實施價格統制機制,主要目的是確保日常必需品,如柴油鹽米等食品與用品,價格穩定及供應正常。

這機制下,政府制定物品的零售頂價,任何人或商家不能以高過頂價出售統制品,違規者可在1946年統制品法令下被提控及罰款。
目前的統制品包括麵粉、白糖、麵包、15%米碎白米、食用油、汽油、柴油、肉雞及雞蛋等。

馬來西亞是全球最多統制品的國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