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上週調高白糖和燃油價格,經濟學家指出,國人的可支配收入受影響程度將取決于商家轉嫁成本的幅度,並預期消費者短期內將對此出現自然反射的反應。
配合合理化補貼的政策,政府上週五宣佈,削減白糖、RON95汽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氣的補貼,其中每公斤白糖起價20仙至2.10令吉(西馬),每公升RON95汽油起5仙至1.90令吉。
MIDF證券研究指出,糖及燃油起價后,對家庭開銷和商業活動的影響,很大部分取決于轉嫁效應。
“零售物品與服務的轉嫁模式有兩種,即完全轉移漲幅,及稍微起價或沒有起價,但質量明顯下滑,導致消費者得間接支出更多。”
該行認為,這些成本轉嫁結果,將是侵蝕人們可支配收入的風險之一。
僑豐投資研究則認為,政府宣佈第二波的補貼合理化,將導致消費者開銷出現短期自然反射反應。
“但隨著經濟狀況漸改善,消費者漸適應更高的價格,料對整體零售銷售影響不大。”
認同逐步調整補貼
MIDF證券研究也預期,轉嫁效應將帶來更高的遞送和(或)交通成本,但這方面的影響仍胥視執法單位的應對能力。
此外,多名經濟分析師異口同聲,強調合理補貼的必要和重要性,且認同當局逐步調整補貼的做法。
聯昌投資銀行區域經濟分析主管李興裕指出,原產品價格持續走高,調整補貼品價格是“免不了”的。
MIDF證券研究兩名經濟分析師艾美麗亞和安東尼也認為,政府今年的補貼金額估計高達183億令吉,重整燃油補貼是合理化補貼決策的關鍵。
“儘管這是痛苦的,我們相信這是有效管理有限資源的必要措施。”
起價外溢效應通脹料趨高
政府採取漸進措施,每6個月削減補貼1次,興業證券研究經濟分析師白文春相信,這將推高燃油和食品價格,明年的通貨膨脹率料趨高。
他指出,第二波補貼合理化宣佈雖比預期來得早,但仍與政府計劃一致;今年首波補貼削減,原定在6月進行,爾后才展延至7月。
“發達國家的貨幣寬鬆政策導致原產品國際價格趨高,也將可能推高我國的食品價格,繼而導致更高通脹率。”
但他補充,需求下滑也可能減少部分通脹幅度。
李興裕指出,儘管白糖和燃油的漲幅處于可管理水平,但不能忽視其間接外溢效應。
他估計,有關漲幅將使通脹率上揚0.2%。
在今年7月的首波調漲,消費價格指數(CPI)在7至8月份,揚升1.9%至2.1%。
另外,MIDF證券研究認為,起價導致的轉嫁影響,或沒有想像般嚴重。
“在今年經濟更佳,明年經濟將穩健成長的利好支撐下,通脹、內需和商業活動將維持在可管理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