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3日星期二

深海採油成趨勢,黑金左右經濟財路

我們知道石油(俗稱黑金)很重要,但與石油的距離從未像這2年般接近;這不只是因為使用量增加,更重要的是:油價高漲、資源殆盡。

全球發生過數次石油衝天價的經歷,也有不少國家為爭奪油源大動干戈。

有人說,石油是上天賜給貧瘠沙漠的禮物;也有人說,石油是沾滿政治陰謀和血腥的黑金。

許多研究都預測,石油在10年至30年內即會短缺,人類也會面對能源危機,除非有可取代石油廣泛性用途的新能源出現。

但有更多專業人士相信,經過妥善策劃的開發、提煉及使用石油,除了可增加各國財富,也能維護環境生態及提升人類生活。

石油被譽為“黑金”,經濟地位和威力可見一斑。

通過了解石油生成和工業化的過程,相信消費者更能體會石油行業在全球以及大馬經濟扮演的策略性重任,並更懂得珍惜這份珍貴的天然資源。

這2年油價高漲,使消費者份外關注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石油經濟。
在生化燃料尚未廣泛被採用之前,我們仍需依賴石油維持日常作業。

埃索無比(ExxonMobil)曾預計,經濟及人口成長促使全球能源需求量,將在2030年增長約50%。

其中,亞太區能源需求量將每年成長3.2%,佔全球總需求量的3分之1。

根據埃索無比數據,目前發展中國家貢獻全球經濟約20%。相信在2030年,貢獻率將增至30%,並由中國、印度、印尼及大馬主導。

大馬是汶萊以外,亞洲唯一淨石油出口國。

去年,石油出口收入在高油價助威下,按年大增34.9%至2935億令吉,為總出口額的5%。

惟因數家油廠進行維修工程暫時關,使出口量從2004年的1869萬桶微降至1822萬桶。

轉型開採體煉

無論油價走高或回軟,都深深牽動人心。
我國去年主要的石油出口市場,依序為澳洲(20.95%)、印度(20.58%)及泰國(18.76%)。

在1月份的出口數據中,液化天然氣(LNG)、原油及石油產品共佔出口份額11.2%。去年則貢獻政府近40%稅收,為重要的國家收入來源,也提供大量就業機會,並帶動週邊行業成長。

僑豐投資研究分析員吳保雲在報告中指出,馬石油(Petronas)和石油服務公司已開始從石油探勘,逐步轉至專注石油開採及生產。

10年需70平台

“這意味著,我們需要更多鑽油井、作業平台以及油船。馬石油將在未來10年為23艘輪船標,並須要65至70座平台。”

分析界普遍預計,深海採油業將成為我國石油業的成長新趨勢。

自從墨菲石油(Murphy Oil)在2002年8月在沙巴深海發現Kikeh油田后,深海石油業開始被視為大馬石油與天然氣業的另一大發展領域。

目前,深海油田佔國內已發現油藏的24.8%,並佔天然氣藏8.4%。

在未發掘油藏方面,深海油藏數量更為驚人,石油及天然氣的比重或各達34.5%及43%,或為目前已發現油藏的94%。

出口比重大.國家財源看油價

全球多個國家包括大馬在內,石油是重要財源之一。
我國今年1月份出口收入,按年成長8.9%至470億令吉,其中液化天然氣為第3大出口產品。

液化天然氣出口值較去年揚升6.4%至24億令吉,出口量增加1.1%至2萬4000公噸,貢獻總出口值5.1%。

至于出口比重排第5位的原油出口,則因國際油價回軟,使總值按年滑落28%至18億令吉;出口數量也下跌12.6%至18萬1000公噸,佔總出口3.9%。

減產至4.5%

石油產品出口因油價走軟,劇挫34%至10億令吉,為第6大出口產品。

國際原油價格自去年7月的每桶78.40美元高峰價格,一度回軟至年初的51.99美元低水平。隨后又在回揚至目前的57至58美元區間。

惟分析家估計,因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將減產以維持油價,相信不會跌破50美元以下。

上述3類石油相關產品的出口比重共達11.2%,惟政府共有40%稅收來自石油相關領域。

據2006/07經濟報告書,聯邦政府稅收在2005年達1206億2500萬令吉,比上財政年的1145億6900萬令吉增加,主要是石油相關稅收增加,達450億200萬令吉,佔總稅收37.3%。

去年第4季,礦業擺脫前4季萎縮命運,從負面區域回彈,按年成長1.9%。

國行表示,雖然原油生產量減少至4.5%,但天然氣及壓縮氣體產量大幅揚升,各別增加4.4%及20.4%,推動礦業正面成長。

惟由于油價調整,礦業的賬面價值成長率只有2.5%,遠較2005年的21.6%遜色。

大馬石油與天然氣產
產品2004年2005年2006年
原油(桶)2億7900萬90002億6530萬40002億5542萬6000
液化天然氣(公噸)2072萬9002194萬80002300萬
資料來源:統計局



18年後日用1.13億桶.全球需求有增無減

全世界多個商品交易所,在這2年的石油期貨交易份外緊張。
根據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秘書處能源研究主管莫哈末哈密爾,市場日后對能源的需求必定會持續揚升。

尤其是以石油和洐生能源為主的化石燃料(fossil fuels)。

他去年12月在《2006年阿拉伯外海大會》中表示,在未來20年,化石燃料將提供全球商業用能源逾90%所需,並佔需求揚升增幅的95%,同時輔助全球經濟穩健成長。

“在過去40年,石油都是世界能源的主要來源,相信未來也是如此;在20年內,石油料會貢獻能源需求約40%。”

OPEC依據所參考的案例,估計直至2025年,全球每年對石油需求會增加1.6%,每日所需接近1億1300萬桶。

在天然氣方面,需求增長率將按年揚升2.6%,每用耗量約為7900萬桶石油。

投入更多資金.資源足以應付需求

在貧瘠的沙漠地區,石油猶如上天恩賜的黑金。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秘書處能源研究主管莫哈末哈密爾莫哈末強調,儘管需求增速驚人。

但全球的資源仍足以應付市場所需,惟同時需投入更多資金。

舉例來說,未來15年,市場對OPEC石油供應量需求料達每日1000萬桶。

截至2010年為止,預計投資額約為500億美元(約1750億令吉),至2020年將進一蹉增至2400億美元(約8400億令吉)。

他指出,對產油國來說,上述巨額投資將帶來大量風險,OPEC也因多次呼籲消費國在制定能源政策時,應更加透明。發展中的產油國,也須同時維持產量和需求量。

有了資源,提煉廠也同樣重要。以西亞為例,莫哈末預計未來10年需投資逾300億美元(約1050億令吉),以建造足夠的提煉廠。

“在下游領域方面,全球在10年內也需投入約3100億美元(約1兆850億令吉),以應付額外產能所需。”

滴滴皆辛苦.歷盡億年方成油

石油或原油,是一種油質的可燃液體,在天然的情況下埋藏在地底,包括陸地及海洋的地層。

一般認為,石油是由地層中的有機物質“油母質”(kerogen),經地層溫度長時間熬煉,一點一滴地生成而浮游於地層中。

因為浮力關係,石油在水中每年緩緩沿著地層或斷層向上移動,直至被封閉地層阻擋而停留下來。

當被封閉的石油越聚越多,便形成了“油藏”(oil reservoir)。所謂“油氣深勘”就是尋找具有經濟價值的油藏。


永續留存

有幸移棲到淺處的石油,有朝一日可為人類服務,但多數仍殘留地層內。

細菌退化作用會大大改變石油的成份及性質,使其變重、多硫,終究難逃被細菌吞噬的命運。

人類從19世紀大量使用石油,至今短短200年間,就將把大自然在千萬年間孕育的原油消耗殆盡。

我們飲水時懂得思源,但多少人知道,石油是如何從岩石中經年累月一點一滴的生出呢?

知道了石油生成的過程有多麼緩慢、再生有多麼困難,但願消費者會更節約能源,讓地球資源能永續留存。

(摘錄自:黃武良著作《石油─大自然孕育千萬年的珍藏》)

石油渾身是寶
開採與生產
石油業第1階段,是尋找、探勘及生產原油和天然氣,並設置及運作所須基建,運輸這些產品至市場
天然氣及電力
液化及運送天然氣、開發天然氣市場和基建、建造煤氣發電廠,同時銷售及進行天然氣及供電貿易。業者液化原為氣體的天然氣,做為低污染燃料。
石油相關產品
可銷售的石油產品,包括交通工具燃油、潤滑油及特定產品等。石油公司將提煉、供應、貿易及船運原油和石油產品,同時提供技術諮詢服務。

化學產品
石油公司興建工廠,以生產及銷售石油化學產品
再生能源
石油終會消耗完畢,大部份石油公司都涉及再生能源領域,包括以風力、水力和太陽能發電。
其它活動
石油下游領域的商業活動,包括以汽油站為主的零售業,以及石油副產品的銷售等。